第16章希望与忧愁

    第16章  希望与忧愁
    两人一路聊着学校里的事,不知不觉就快到家。
    袁丽到家后,袁小海也打算在门口和叁叔叁婶打声招呼,他唤了几声没人应。
    “肯定出去了吧。”袁丽默默地把行李放进了屋里,她可没指望父母中的谁会来路上接她,也不会嗲嗲地一回家就抱着父母说“我回来啦”。
    “哦。那我先回去了。”袁小海说完正要走。
    “姐姐,你回来啦!”袁珍从屋子后边跑了出来,兴冲冲地朝袁丽扑来,又看见门口的袁小海,脚步雀跃地飞到了袁小海身旁,说,“小海哥哥,你也放假了?”
    袁小海朝袁珍笑了笑,说:“嗯,我和丽丽姐是同一天放假。”
    “哦,我忘记了,小海哥哥和姐姐是同一个学校,嘻嘻……”袁珍笑嘻嘻地说着,要拉袁小海进屋里,“小海哥哥,你进来玩吗?妈妈去李婶家了,爸爸出去做工,这几天不回家。”
    “先不了,我还没回家,奶奶还不知道呢。”
    “哦,那好吧。”
    袁丽看着门口一高一矮的两人,突然发现了什么,惊讶地说:“小海,你是不是长高了不少?”
    先前没注意到,这会儿有了袁珍作参考,她这才认真地打量了堂弟,比起暑假的时候,堂弟又高了些,脸上的轮廓也更明显了。
    袁小海恍了恍神,显然没想到袁丽突然谈到这个话题,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这件事,呆呆答了句“是吗”。
    袁丽走近了些,用手在两人之间比了比差距,得出了结论。
    “你现在比我高半个头了,去年咱俩还差不多高呢,是我不长了吗?”袁丽说完脸上有些不满,她还嫌自己不够高呢,个头不够高的话和那些大人还嘴就不够有气势。
    袁小海这才认真地思考起这个问题,以前确实看不到袁丽的头顶,现在能看到了,随即想到脚上的鞋子有些顶脚,看来他确实在不知不觉中又长得高大了些。
    “小海哥哥高一些。”袁珍在一旁看着姐姐的比划,稚气地说。
    “是了,他最高。你最矮,以后多吃点。”袁丽回了妹妹一句,堂弟长得比自己高是好事,可自己要是真不长个头了,那就糟糕了。她又对袁小海说:“你过来,咱们量一下身高。”
    袁小海配合着走到了屋子右侧墙边。
    这面墙上有他们几人成长的印记,上面长长短短地划着线,写着名字和日期。
    袁丽拿来一支铅笔和一把直尺,叁个人轮流背靠着墙壁,熟练地作了标记。
    “我长高了吗?”袁珍是最兴奋的,她迫不及待地想看自己最新的高度和上一回测量的相差多少。
    “给你尺,你自己量一下,看看高了多少,数学课上已经学过怎么用尺了吧。”袁丽把直尺递给妹妹,说道。
    “我会用尺。”袁珍接过直尺,认认真真地量着,不一会儿,她得出了结果,兴奋地说,“姐姐,我长高了五厘米。”
    “嗯。量一下哥哥长了多少。”袁丽淡淡地说。
    “好。”袁珍乖巧地应了声,又认真测量起来。
    袁丽一眼看过去心里就有了数,上一次的记号线是去年暑假划下的,她小学毕业后召集了叁个人一起作的记录,现在一年半过去了,自己的两条线之间只有短短的距离,而堂弟的两条线之间起码有十厘米。
    “小海哥哥长高了十二厘米,哇!小海哥哥你好厉害!”袁珍一脸天真的笑容,乐呵呵地说。
    “哦,是吗。”袁小海同样也是看一眼就有了大概,只是配合着袁珍凑近了看了看。
    “真的!”袁珍自信地说,“我再量一下姐姐的。”
    “我的就不用量了。”袁丽一把夺走了直尺,转身回了房间。就那两厘米的差距,已经够扎心了,实在没有必要再由妹妹大声宣扬出来。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袁珍望着姐姐离开的背影,表示不理解。
    袁小海大概清楚袁丽的想法,转移话题道:“珍珍,下午要约周雪去我那里玩吗?”
    袁珍摇摇头,答道:“不去了,周雪这几天都不在家。”
    “不在家?她去哪了?”
    “我不知道。”
    “嗯。我去问问周叔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
    袁小海回到家,没看到奶奶,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,奶奶没事是不会出村子的,可现在屋子上了锁,显然不是在菜地。
    他掏出钥匙自己打开了门,将书本行李归置好,仔细地检查了屋子的各处,确认没有异常,这才稍微放了些心。
    虽然奶奶的身体还算不错,可毕竟七十几,经常听到人提起谁家的老人突然摔了一跤就一病不起,没过多久就离世了,袁小海心里也总有个隐忧,只要奶奶在他看不到的地方,他就会担心奶奶出什么意外,然后离他而去。
    他越想越不安,正打算去村子里找找奶奶,奶奶却迈着仓促的步子回家了。
    “是小海回家了吗?”还没到门口,奶奶见到了屋子门开着,大声问着。
    袁小海听到奶奶的声音,匆忙从屋子走了出来,迎了上去,见奶奶仍然大步流星,他心里的担忧再次收了起来。
    “嗯,奶奶,我放假了。”
    奶奶拉着袁小海进了屋,问:“我在李家帮忙,看到他家的孙女回家,说是放寒假了,这才知道你们今天也回家。你是走路回来的吗?”
    “不是,和丽丽姐一起坐车回来的。”
    “嗯,是要坐车,路上冷得很。肚子饿了吗?”奶奶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几个桔子,塞到袁小海手里。
    “不饿。”袁小海接过桔子摇头道,“奶奶,您去李家帮什么忙?我听珍珍说叁婶也去了李家。”
    “李家后天娶媳妇,办喜酒,今天叫了一些人去帮忙洗碗盘家什。”
    “奶奶,您也去洗碗盘吗?”袁小海握了握奶奶的手,除了干枯粗糙,此时还有些发凉,现在已经腊月,天寒地冻,水也是透骨的凉。
    奶奶知道袁小海的意思,答道:“戴了胶手套,不凉。说是帮忙,其实有钱拿的,叁十块钱一天。”
    听到这个,袁小海的心里更不是滋味,奶奶辛苦赚的每一分钱都需要用汗水,甚至用健康来换,
    而他现在站着已经比奶奶高,却还需要奶奶的庇护和照顾。
    他看向奶奶花白的头发,白发好像比以前更多了。
    什么时候奶奶才可以享到他的福呢?
    “奶奶,要不我去洗吧,只是洗碗盘我能做好。”
    “那里都是婆娘,你一个男孩子去做什么?”知道孙子是心疼自己挨冻,奶奶心里很高兴,可这个建议她没打算采纳,自己干了一辈子农活那是自己的命运,她不希望孙子的命运也在这一方小小的村落里,她希望孙子能走到外面更宽阔的地方,做更体面的事,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是好好读书,不要被人看扁。“放假是不是有作业要写,你在家里看书写作业,这些事情你就别操心了。中午我在李家吃,我给你带点回来。晚上咱们自己做。”
    “不用了,奶奶,我中午在家里随便吃点。”袁小海虽然不是很懂办喜酒的事,可他大概清楚在别人家里又吃又拿似乎不太好。
    “不要紧的,我拿个碗去,一会儿给你带午饭。你在家里待着,外边冷,别出去了。”奶奶说着真去了灶房拿了碗出来,摆了摆手示意袁小海回屋里,自己迈着快步走了。
    回到十几年前或许她会顾及一点脸面,可现在她还在乎什么,李家刚杀了猪,每顿都有肉,她当然要趁着机会多夹些肉来给孙子补补,反正说出去没面子的人是她。
    袁小海看着奶奶迎风远去的背影,心里酸酸的。
    如果可以,他真想一夜间就长大,长到有足够的力量能撑起这个家。
    他长得还不够快。
    袁小海低头看了看脚上的鞋,已经明显地感觉脚尖受压迫。
    衣服裤子可以买大两个码,多穿两年,可鞋子夸张到最多穿半年就会顶脚。
    他脱下了鞋子,仔细观察,试图想出一个让鞋子能再穿半年的方法。